郑州旅游介绍
郑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在3500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郑州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及其光辉灿烂的文化。曾有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为州。辖区内发现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始族黄帝的出生地轩辕之丘,位于郑州市境内的新郑。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今郑州市登封),商王仲丁迁都于隞(今郑州市区),周武王封叔鲜于管(今郑州市区),表明郑州地区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是国家的政治中心。 本世纪初,由于平汉和陇海铁路在郑州交汇,郑州的民族工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较快发展。1923年,郑州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在中国工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1929年至于1931年郑州曾一度废县设市。1948年月10月22日,正式建立了郑州市,1954年成为河南省省会。 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3.3平方公里。总人口631.6万,其中市区216.3万。郑州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2/3,东部平原占总面积的1/3。郑州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摄氏度。7月最热,平均27.3摄氏度;1月最冷,平均-0.2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定俗成2400小时。境内大小河流35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流经郑州段的黄河150.4公里。 郑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现已探明的矿藏有34种,各类矿床、矿点296处,主要矿种有煤、铝矾土、耐火粘土、水泥灰岩、油石、硫铁矿、石英砂等,其中煤炭总储量50亿,居全省第一位,远景储量100亿吨;耐火粘土品种齐全,储量达1.08亿吨,约占全省储量的一半;铝土矿储量1亿吨,占全省的30%;天然油石矿质优良,是全国最大的油石基地之
黄河风景名胜区
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郑州市西北三十公里处,它北临黄河,南依岳山。这里绿树满山,亭阁相映,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登高北望,黄河水无际无涯,浩浩荡荡。由于黄河在这里冲出最后一个峡口进入平原,形成悬河,所以在这里观黄河别有一番情趣。回首南望,就是游览区的中心景区五龙峰景区。这里的古典式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点缀在起伏的山势上。五龙峰环抱的山脚下,有一尊名为“哺育”的塑像安坐在梅花形水池中,塑像造型是一位怀抱婴儿的妇女,神态和蔼慈祥,格调高贵素雅,象征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游览区的其他主要景点还有岳山寺、骆驼岭、汉霸二王城、炎黄二帝石塑等。
少林寺
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区示范点。少林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少林寺景区的核心部分,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是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在嵩山少室山阴丛林之中依山而建,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527),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此传经授法,在嵩山五乳峰一天然石洞面壁九年,首传禅宗。北周建德二年(573),武帝宇文邕下令禁佛、道二教,少林寺遂遭废弃,大象年间(579-580),北周静帝宇文衍重兴佛寺,并改少林寺为陟岵寺,隋开皇年间(581-600),文帝杨坚又复改陟岵寺为少林寺,佛业又兴。唐代初年,少林寺志坚、昙宗等十三棍僧,在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立下汉马功劳,得到了李唐统治者的赞誉和奖赏。
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HENAN MUSEUM)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当时馆址定在开封,1961年迁至郑州,1998年河南博物院新馆建成开放,文物藏品13万余件。
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位于郑州南35公里轩辕丘,是黄帝出生的地方。黄帝故里就建于此。它最早建于汉
魏,历代都有修复,大殿内设置黄帝中年坐像,四壁有描绘黄帝功德的壁画。如今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寻根朝圣者络绎不绝,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拜祖的主要地方。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也是十八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拜祖仪式和历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现场。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黄帝故里景区分五个部分组成。整个景区布局突出“中华之根”主题,前门区“秀”、祠殿区“神”、鼎坛区“雄”、轩辕丘区“圣”、黄帝文化艺术苑区“趣”,都是丰富多彩的黄帝文化的展示。
近年来,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黄帝故里景区共分五个区域:广场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艺术苑区、轩辕丘区。祠前广场、千年古枣树、国槐荫荫、百年银杏松柏参参,“乾坤浮雕圆盘”立于中道,轩辕桥下姬水可潺潺横流,“轩辕黄帝之碑”立于其右。在鼎坛的北面是轩辕丘旧址,高大的丘内建有地穴覆土式建筑轩辕黄帝纪念馆,采用虚幻手法,展示黄帝风采。轩辕丘一侧,建有黄帝文化艺术苑,荟萃了丰富多彩的黄帝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