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3 14:32 中国羽毛球协会
5月2日,经过16个比赛日的激烈争夺,“中国建设银行杯”2021年全国羽毛球冠军赛暨第十四届全运会羽毛球项目资格赛在郑州奥体中心落幕。
最后一天的冠军赛单项赛决赛中,国羽的陈雨菲、陈清晨/贾一凡众望所归的拿到女单、女双金牌。
女子单打颁奖仪式
女子双打颁奖仪式
广西新老组合鲁恺/覃惠芷拿到混双冠军。
混合双打颁奖仪式
男单、男双金牌都是属于广东队,由雷兰曦、任翔宇/梁伟铿夺得。
男子单打颁奖仪式
男子双打颁奖仪式
中国羽毛球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伟、司库兼常务副秘书长冯平善等领导为获奖运动员颁奖。
一、赛事组织专业到位
本次赛事赛程长,从4月9日体能测试开始到5月2日比赛全部结束,近一个月。由于关系到四年一次的全运会决赛阶段参赛资格,吸引了全国21支队伍的450多名运动员参赛。同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办赛,都对赛事组织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没有现场观众,但是这次比赛的场馆依旧是全国一流,也到达了举办国际A级单项赛事的要求。赛事的举办地郑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的主场馆,举办本次比赛的体育馆设有1.6万个坐席。
今年9月第十四届全运会将在陕西举办,本次比赛期间第十四届全运会组委会也派出了一行12人的观摩团。观摩团涉及到十四运羽毛球竞委会综合协调处、竞赛组织处,体展颁奖处、医疗保障处、安全保卫处、志愿者工作处等处室。国家级羽毛球裁判乔鹏,目前是十四运会组委会竞赛组织部竞赛组织处副处长,他也是此次观摩团的成员之一。“竞赛组织统一有序,场馆运行流线设计科学合理,功能用房合理安排,科学设置,满足赛事需求。这些都对十四运会羽毛球竞赛组织工作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乔鹏对于这次赛事的组织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外,由于赛事处于封闭管理,运动员们每天都是场馆——酒店两点一线,但是他们也依旧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二、技术官员团队水平高
比赛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各方面的保障,其中队伍最庞大的当属技术官员团队。
裁判长李欣天,大赛经验丰富,已经连续多年担任全运会裁判长。4名副裁判:王征和与朱卫雄是亚洲级裁判,郑三粮和刘茜都是国际级裁判长。另外,这次临场裁判员中有3人是国际级,5人是亚洲级。
在这些裁判中,一头金发,但却用着流利中文播报的外籍裁判Graf Von Schwerin David引人注目,来自奥地利的他已经在中国生活了15年,是标准的“中国通”,他的中文名为史大伟。
这次能够参与到中国国内比赛的执裁工作,是史大伟主动向中国羽协申请的。“因为疫情,我有一年多没有吹比赛了。感谢中国羽协给我这次机会,能够让我为东京奥运会的执裁工作做准备。”从18岁开始,史大伟已经从事羽毛球裁判工作快20年了,作为国际级裁判,今年他也将参与东京奥运会的执裁。
第一次参加中国国内比赛的执裁,史大伟表示:“比赛水平很高,赛事组织非常专业,具备国际比赛的水准。”因为是疫情下的比赛,赛事进行了全封闭管理,对于史大伟来说也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体验。
三、一批专业队“新面孔”亮相
相比四年前,这次比赛一批新面孔出现在赛场,他们成绩或许不耀眼,但作为“新军”能够站上全运会舞台已经是收获。
从2019年7月组队至今不到三年,陕西羽毛球队从五个人发展到现在三四十人。山西羽毛球队也在1993年解散后,于2019年3月才重新组建,目前队伍一共有运动员40多名,这次来比赛一共有9名队员。
河南羽毛球队也是在2019年5月重新成立的年轻队伍,此前河南省近40年没有专业羽毛球队。球队主教练杨佳缤来自马来西亚,他看到了队伍从零开始的发展。而从马来西亚来到中国,杨佳缤近距离了感受到了中国浓厚的羽毛球氛围。
这次参加比赛的贵州羽毛队同样也是在2018年才恢复建队。目前球队一共有24名运动员,球队主管教练张恺表示,贵州队重建,一方面因为贵州群众羽毛球的推动,一方面因为“十三五”规划的需求,专业队能够起到标杆作用。
其实不仅是最近四年,最近八年都有一批专业羽毛球队重建,他们也在不断成长和壮大。在2015年初恢复组建的河北羽毛球队,上次他们参加全运会资格赛只有3名队员,这次已经有14名队员参赛。同样,在2013年撤销了30多年的安徽羽毛球队恢复建队,这次比赛他们的男团首次打入全运会决赛阶段,实现了新的突破。
因为群众羽毛球的发展,催生了一批批专业队伍的重建,也让中国羽毛球有了更广的选材范围,进而推动中国专业羽毛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