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4 16:54 中国羽毛球协会
业余专业高手同展风采 传统赛事焕发新活力
在《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中,“碧源杯”2019年全国羽毛球单项冠军赛10月27日在郑州奥体中心迎来最高潮。从20日开赛的第一天到27日决赛,在这8天时间里,大家见证了以黄莉娜业余高手为代表的全民健身队员的风采;感受到了冯彦哲、戴望等年轻队员的成长;看到了柴飚、张稳、田厚威等前国手的“老而弥坚”;也为伤愈归来、勇夺男单金牌的2014年世青赛冠军林贵埔而激动。打通专业和业余壁垒,羽毛球单项冠军赛正在吸引着更多业余高手的前来参赛。高规格的软硬件设施,专业化的体育展示活动,让传统的国内赛事焕发了新活力。
业余高手专业赛场展风采
为了拓宽羽毛球塔基,让更多人参与到羽毛球运动中来,中国羽协一直在尝试各种办法打通专业与业余的壁垒。
从去年开始,全国羽毛球冠军赛就出现了3名业余选手的身影,其中女单选手余冰清还战胜了一名专业运动员。今年冠军赛共有7名来自全民健身赛事的选手,他们是中国羽协主办的2018年全国东西南北中羽毛球大赛总决赛A、B组各单项冠军。经过5天的争夺预赛结束,7名业余选手赢了4场比赛,唯一一名女生黄莉娜成绩最好,赢了3场。
与上海队员杨睿雯的比赛,是黄莉娜的第四场比赛,如果能够获胜,她可以获得正赛资格。尽管她拼尽全力,但还是以两局14比21的比分输掉比赛。“打得很吃力,对手整体速度、力量都好,出球意识很有针对性。很多球控制得我很难受,这场比赛明显感觉到专业和业余的差距,很多球我还没准备就打过来了。”赛后黄莉娜总结说。
目前是中国政法大学大四学生的黄莉娜,在专业赛场每前进一步都在创造业余选手的历史。“这次参赛感受到大家对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视,原本以为我只是个人参赛,没想到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赢得了领导、教练的认可。”黄莉娜表示,“通过这样的机会,外界可以关注到全民健身中有实力的运动员,我们也有更多平台去发展,更加珍惜这样的机会,多打一场就会有收获,感谢中国羽协给我们这样的平台。”
“希望明年还能来。”虽然在专业舞台上,业余高手的整体竞技能力不强,但能在专业赛场上展示自己,无疑是宝贵的经历,他们也希望以后能够有机会再来,黄莉娜说出了其他业余高手的心声。
林贵埔没有被伤病击倒
本届冠军赛最引人关注的是男单巅峰对决,伤愈归来的2014年世青赛冠军,来自浙江的林贵埔对阵前国手、老将,2009年世青赛冠军,代表福建出战的田厚威。
1992年出生的田厚威,比林贵埔大5岁,是这次冠军赛年龄最大的男单球员。作为曾经世界排名进入前十的国手,即使从国家队退役两年,田厚威依然保持着较强的实力。半决赛他经过98分钟鏖战2比1击败湖南的谭振东,闯入决赛。
“田哥是我的榜样”,对于自己决赛的对手,林贵埔充满敬意。“之前我们在国家一队就一起训练,他在运动生涯的巅峰期,如今我们都在省队,打比赛都是以自我调动为主”。两人多年后再隔网相对,林贵埔速度更快、攻击更具威胁、求胜欲更强,占据场上主动,21比15、21比18两局锁定胜利。
“为自己感动!”夺冠那一刻,林贵埔双腿跪地大叫庆祝。“很感触,非常不容易,我没有被伤病击倒”。这一刻他等待了三年多,而背后的付出更是很少有人知道。作为2014年世青赛冠军、青奥会亚军,林贵埔原本有希望和同批队员石宇奇一样,在国家队大展拳脚,然而伤病阻碍了他前进的步伐。2016年作为中国队队员,夺得中国大师赛第三名后,林贵埔因为右脚脚部反复伤病,不得不告别国家队,而这一离开就是三年多,最严重的时候他连路都走不了。
为了能重新站起来,林贵埔一直在努力,去年下半年才开始恢复训练。这次比赛林贵埔展现了全新的面貌,打法更加成熟。“当初大家可能对我的印象是速度快、进攻厉害,但是现在打球更合理,不能一味模仿以前的打法,不能只拼刺刀”。虽然伤病让林贵埔的身体素质受到影响,但是他并不认为年轻时自己的打法更好。
从2016年年初,夺得陵水大师赛冠军后,近四年来,林贵埔都没有再拿到国际或者国内赛事的冠军。如今收获冠军赛男单金牌,林贵埔百感交集。“这样的时间点,拿到这个冠军,是对我之前不服输精神的肯定,对自己下一个阶段训练更是动力”。“还想回国家队吗?”在夺冠后,22岁的林贵埔不免被问到。“当然想回去,这是我的愿望,我会为之做好努力”,林贵埔表示。
其他比赛,来自湖北的戴望21比6、18比21、21比5,激战三局击败上海的杨睿雯女单封后。
女双对决来自福建的陈颖颖/谭宁21比14、21比12轻取上海的2019世青赛冠军林芳灵/周芯如夺冠。
男双北京组合姚智迪/冯彦哲21比18、22比20,凭借关键分的把握,力克浙江组合周磊崎/汪浩天摘金。小将冯彦哲接连摘得世青赛混双冠军,又获得全国男双冠军,他坦言两次赛事给了他不少信心,这次冠军赛是成年人的赛场,他抱着拼对手的心态也没有想太多,比较冷静。
混双比赛,浙江王牌组合王斯杰/倪博文21比14、21比8完胜头号种子四川组合裴天轶/吴茜茜,笑到最后。
高规格赛事向国际比赛看齐
尽管是国内赛事,但本届冠军赛在软硬件设施、体育展示等方面,都在向国际比赛看齐。本次比赛派出了高水平的裁判员团队,有国家级,亚洲级裁判,还有国际B级裁判长。裁判团队工作认真负责,在比赛编排、检录、临场制裁、正赛抽签仪式、赛事秩序等维护方面,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保障了比赛的顺利进行。
能够容纳16000人的郑州奥体中心体育馆,是为了2019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建设的新场馆,场馆配套设施一流。围绕场馆一周闪烁的环屏,专属漏斗型显示屏,让比赛规格提升,而为了增加比赛氛围,设备上有比赛灯光、210台LED渲染灯光、追光和气柱。组委会还对垫场、入场仪式、颁奖仪式进行了包装设计。
在27日决赛日,体育展示活动让人眼前一亮,凸显中国特色和河南特色,包括喜庆的舞狮表演,一群少年进行的武术表演,他们最大的18岁,最小的只有6岁,五环太极功夫扇引来阵阵掌声。今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郑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女高音歌唱家牛雷莉的带领下,全场高唱《我和我的祖国》,向祖国母亲致敬,比赛场馆也仿佛变成了演唱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