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赛事

  新华社天津9月1日电(记者张华迎、周凯)“防空洞里学球的经历让人终生难忘。小时候住在矿区,当时室内的羽毛球场馆少,加上承德冬天风比较大,都只能跟着教练在防空洞里学打球。”十三届全运会群众羽毛球项目的决赛激战正酣,回忆起自己的羽球梦,34岁的河北队选手崔建洋的脸上不经意间流露出孩童般的兴奋与笑容。

  受父亲的影响,崔建洋自幼酷爱体育运动。他的父亲是一名羽毛球爱好者,曾在摩托车支架上焊上钢管,作为羽毛球网的立柱,再撑起一张网就邀约球友展开最纯朴、最民间的羽毛球赛,崔建洋在这样一个个回合里接受了羽毛球的启蒙教育。

  后来,学校的体育老师见崔建洋悟性还不错,就经常带着他训练。崔建洋说,当时室外训练条件差,教练就带着他们跑到山里的防空洞里训练,练习平抽快挡、网前反应速度和积极上网的一些技术特点。“但因为防空洞的高度不够,我们没法练习拉吊,教练因地制宜,进行了很多体能训练”。

  之后,崔建洋离开家乡到省会石家庄求学。在大学期间,他不仅在学校里组织一批羽毛球爱好者互相切磋球技,还四处遍访名师寻求指导。日复一日坚持,使得他的球技在业余羽毛球手中逐渐脱颖而出,在各种业余羽毛球赛中经常夺冠。

  打球这么多年,最让崔建洋自豪的,莫过于6年前的那一场与“超级丹”的“巅峰对决”。2011年11月28日,他以2011年东风雪铁龙羽毛球冠军赛男单总冠军的身份向羽毛球世界冠军林丹发起挑战,并最终以微弱的优势挑战成功。也由此,他开始在圈内有了一定的名气。“林丹肯定没尽力(跟我打),我印象很深的是他穿着长裤跟我打,你想我见着他一次多不容易,反正我是使劲拼了”。

  “能打到全运会群众羽毛球决赛阶段,非常荣幸。”高兴之余,崔建洋也认识到自身与其他选手之间存在的差距,“可惜不服输的精神还有,但作为A组里年龄最大的选手,跟20岁出头的小将们比,体力上的差距太大了,这次决赛阶段感觉很明显。但我一定不会放弃,会尽最大所能打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