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圆
经过6天的激烈争夺,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比赛羽毛球项目预赛在天津勤勤运动公园羽毛球馆战罢,进入场馆一块印有运动员倡议书的背景板引人注目,参赛的运动员在倡议书下签上自己的名字,发出自我倡议,用自己的行动,为全运会增光添彩。
“......我们所有参赛球友倡议:严格遵守规程、规则和比赛纪律,服从组委会安排,认真比赛,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共同传播羽毛球文化、弘扬正能量、维护全运会健康向上的形象......”来自湖北武汉的周鲲鹏,在背景板前驻足了很久,默默地读着倡议书,然后用手机拍下了照片,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种形式非常好,对于我们业余选手来说是第一次,这个倡议书写出了我们的心声。周鲲鹏说,“这次比赛很正规,规模和影响力很大,深受我们业余选手的欢迎。”
参加B组男双比赛的周鲲鹏今年41岁,从小就喜欢羽毛球,参加了很多业余比赛,但这一次让他大开眼见。“高质量的场地,完善的后勤保障,专业的赛事组织,来比赛我们队员什么都不用自己操心,有领队管理,体验了专业运动员的感觉。”周鲲鹏坦言,这样高规格的比赛环境,让他会不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全运会比赛,对于业余羽毛球选手来说都是第一次经历,大家的年龄不同,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和层面,没有受过专业比赛的约束。倡议书可以让运动员们能够自我监督,维护好比赛秩序,营造良好的比赛氛围。广西队在倡议书的背景板前集体合影,高呼“我要上全运会,生命更精彩!”的口号。
连败两场,C组女双姐妹花王爱武/王爱丹,站在倡议书背景板前依旧开怀地大笑。“能够参加全运会,和高手过招这是梦寐以求的事情,输了也很开心。”64岁的姐姐王爱武说,她和60岁的亲妹妹王爱丹搭档,在全运会上演了一段姐妹并肩作战的佳话。
王爱丹是一名田径国际裁判,包括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比赛她都参加过执裁,直到2年前她才开始打羽毛球,但一发不可收拾。“打羽毛球太有瘾了。”王爱丹笑着说。而从51岁开始打羽毛球的王爱武并不知道妹妹也打球,直到去年底两人才开始搭档,一配合就拿到了全运会预赛的资格。
“人这一生能参加几次全运会啊?所以比赛我们不会紧张,也不会为了名次、比分、判罚去较真,参与就很快乐。”王爱丹指着倡议书背景板说,“就像倡议书上提到的,我们要展示自己的风采!”
赛事结束后,倡议书背景板上的签名已经密密麻麻,数百名队员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甚至是与背景板合影留念。业余选手们纷纷表示,要做到倡议书中所说:“秉承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享受全运会带给我们的快乐。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努力,为我们业余爱好者第一次参加全运会写下属于我们自己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