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结合,从小抓起
——记重庆大渡口区钰鑫小学
2012全国东西南北中羽毛球大赛重庆站比赛的开幕式上,来自重庆大渡口区钰鑫小学武术队的小队员们为到场的运动员和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表演。整齐的动作,嘹亮的喊声,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当最后一个动作结束的时候,全场迸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不是钰鑫小学第一次作为全国业余羽毛球比赛的“演出嘉宾”了,在2011年全国业余俱乐部赛重庆站开幕式上,钰鑫小学花式跳绳队的队员们也带给过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或许有人会奇怪,一所小学,为何会有这样高水平的队伍?其实,钰鑫小学不仅有这两支队伍,田径、篮球、跆拳道等多支队伍都是全市小学中的佼佼者,当然,还有羽毛球队。
2009年,为响应全国“阳光体育”的号召,重庆市大渡口区体育局在区内的各个小学展开考察,寻找最佳学校来建设相应的训练基地。钰鑫小学具有良好的体育传统,尤其田径作为拳头项目,在全市大大小小的小学生比赛中屡创佳绩。鉴于学校良好的体育氛围和传统,2009年12月,体育局在钰鑫小学设立了大渡口区体育运动学校重点项目羽毛球训练基地。
训练基地成立后,大渡口区体育局和钰鑫小学共同努力打造学校内的羽毛球氛围。在硬件上,将学校体育馆二楼的室内篮球场设羽毛球场地,利用球馆采光好和空间宽裕的特点为羽毛球训练提供良好的硬件保障。在教学计划方面,学校规定,在学生每周四节的体育课中,必须有一节是体育课,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羽毛球技能。用学校老师的话说,每一个从钰鑫小学走出去的孩子都会打羽毛球!在此基础上,学生当中在羽毛球方面天赋好、表现突出的学生将会被选拔到校队,接受更高水平的训练。校队每天下午放学后都要进行一个半小时的训练,周六早上还要进行两个小时的训练。
除了日常的训练,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比赛,每个年级每个班之间都会有规模不定的比赛。校队的队员不参加全校的比赛,但为了培养校队队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校队的老师会在全校比赛时,安排校队的队员去充当场外指导的角色。
为保证校队训练质量,学校在校队教练的选拔上也狠下工夫。校队的教练都是从重庆市队退役的专业运动员。为了保证教练的教学水平,弥补他们在文化知识方面的欠缺,在成为校队教练前,这些教练都会被送到西南大学进行一段时间的进修学习,然后才能到学校上岗。
有良好的学生基础,又有优秀的教练,加上学校、体育局的大力支持,钰鑫小学羽毛球队在成立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2011年、2012年,学校连续两年获得重庆市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丙组团体总分第一名。2011年,学校学生王诗曼通过测试,正式成为重庆市羽毛球队的队员。现在,校羽毛球队队员刘思源等7名队员也已经通过考察,成为重庆羽毛球队后备人选。
2012年,重庆姑娘李雪芮问鼎全英公开赛女单冠军;不久的将来,相信钰鑫小学的这些小羽球精英们,会和他们的前辈一样,走向世界羽坛的辉煌。(杨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