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悉尼奥运会和雅典奥运会上斩落两枚金牌的张军和高崚是中国羽毛球混双的标志性组合,随着高崚的退役和张军升任主教练,张军/高崚时代宣告结束,但是中国的混双时代却仍在延续。谢中博/张亚雯、何汉斌/于洋、郑波/马晋、徐晨/赵芸蕾,这四对正在征战印度世锦赛的组合已经将中国的混双带入了一个更加强大的时代。
在本次世锦赛的首轮比赛中,四对中国组合展现出了不可阻挡的气势,除了谢中博/张亚雯由于慢热丢掉第一局之外,其他三对均是直落两局横扫对手。其中徐晨和赵芸蕾身为最年轻的搭档,在自己的世锦赛首场演出堪称完美,完全不落师兄师姐们的下风。
雅典奥运会之后,中国混双由于人员调整,曾经进入了一个低潮期,在2006年和2007年的世锦赛上,混双是两届赛事中唯一未能染指冠军的项目。去年的北京奥运会,何汉斌/于洋的年轻组合也只是拿到了一枚铜牌,同样也是五个单项中成绩最差的。四年间,无论是郑波/高崚、谢中博/张亚雯还是徐晨/赵婷婷,都没有能够达到张军/高崚的高度和成就。但是,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混双再次迎来了高潮,先是谢中博/张亚雯接连拿到了中国公开赛和香港超级赛的混双冠军。进入2009赛季,混双更是一发而不可收,中国的四对组合在至今所参加的八站国际赛事中,拿到了六个混双桂冠。何汉斌/于洋拿到了久负盛名的全英公开赛冠军,徐晨/赵芸蕾拿到了德国公开赛冠军,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郑波和马晋,两人竟然接连包揽了四项赛事的混双冠军,而且在与奥运冠军组合李龙大/李孝贞的四次对决中保持全胜。老将郑波在经历了与高崚并不算太成功的搭档之后,终于在与马晋的配对中发挥了威力。在之前的苏迪曼杯决赛上,郑波临时与于洋搭配,也收到了奇效,再次击败李龙大和李孝贞的强大组合。这样的临时组合都能征服奥运会冠军,可见,中国的混双实力如今确实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但是,四对组合中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搭配参加世锦赛,缺少征战如此大型赛事的经验。而且混双的签表对中国队并不利,另外,世界上的几对混双强手,比如李龙大/李孝贞、维迪安托/纳西尔等悉数出战,而且在首场比赛中都表现出了不俗的状态,这都是中国组合需要面对的。但在世锦赛这种大赛的舞台上,这样的挑战却正是检验中国混双真正成色的磨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