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全国羽毛球业余俱乐部联赛

  拉拉队卧虎藏龙

  刚刚结束的十一运会羽毛球赛场上没有安徽队的身影,因为,由于成绩一直不理想,1982年,安徽省便取消了专业队。这也同样影响了安徽业余羽毛球的发展,就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来说,业余羽毛球也只是在近两三年才火热起来。而八强队伍中只有一支安徽球队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但你千万不要以为,他们的水平不过如此了,看看在场边加油的拉拉队阵容,便会发现,虽然火热只是近几年的事,但是积淀却是从几十年前便开始了。

  徐兵老师是场边看球的观众之一,曾参加过东西南北中羽毛球大赛,他笑着说,明年如果再参加就是55岁以上组了。他似乎对场上的所有队伍都了如指掌,不管是省内的还是省外的,哪个队员参加过什么比赛,哪支队伍有可能拿到冠军,他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徐兵老师说,打得多了,参加的比赛多了,自然会知道。据了解,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便开始打球了,当时他还在上中学,想一块平整的水泥地都难。而现在,他是合肥逍遥羽协俱乐部的组织者,还是国家一级裁判员。羽毛球陪伴他走过了三十多年,熟悉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除徐兵老师之外,上了岁数的观众可不在少数。由于比赛场地没有设看台,这些资深观众往往紧跟着场上的高手转移阵地,哪场比赛好看,他们便集体搬到那一场的场边,关于比赛,关于球技,讨论的好不热闹。总结来说,他们的感叹无非两句话:“这是我们合肥孩子能打出来的球吗?!”;“我们合肥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打出这样的球啊!”

  亲友团稳如泰山

  本身就是娱乐为主,所以亲友团助阵业余比赛的事儿也算常见,但千里迢迢地前来加油便有些让人佩服了。这次,广西南宁蓝天俱乐部的女队员钟频便有亲友团助阵,而且一来就是四个——爸爸、妈妈、外婆和小姨。他们四个在场边一坐,钟频不会紧张吗?“才不会!业余比赛还不至于。”钟频的妈妈笑着解释说。

  由于爸爸喜欢打球,钟频八九岁时便被送到了业余体校,一练就是十几年。现在她是广州体育学院羽毛球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在功课不忙的时候喜欢和曾经的队友、后来认识的朋友们一起参加比赛,这同时也让她的亲友团们忙碌了起来。“我们一家人都喜欢看球,孩子打球我们就喜欢去看,”钟妈妈说,因为自己年纪比较大了,打球少一些,但是孩子参加的比赛她总是尽可能地去加油助威。四人亲友团中,钟频的爸爸最懂羽毛球,专注地看球的同时,他还总忍不住和旁边的钟频妈妈讨论比赛;而钟频的姥姥好像是最不懂的了,80多岁的老太太一身富态,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但红光焕发的笑脸总是给人精力十足的感觉,看着比自己小60多岁的孩子们在比赛场上拼杀,老太太甚至坐不住了,手里拿着把球拍左晃晃右晃晃,好像要起身上场打球似的。

  因为南宁蓝天俱乐部是强队中的强队,所以亲友团甚至连喊都没喊一声,球队便进入了八强。临走时记者问道:“明天还来吗?”钟频妈妈笑着回答说:“我们明天肯定来啊,因为还要看决赛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