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2 12:37 中国羽毛球协会
12月5日,在2019全国羽毛球团体锦标赛举办之际,中国羽毛球协会在安徽合肥召开2019竞赛工作总结会议。中国羽协主席张军、副主席夏煊泽,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伟等领导出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王伟做2019年总结报告。他从党建工作、组织建设、内部管理、奥运保障、市场开发、外事工作、赛事工作、青少年培养、行业管理、工作计划共10个方面,全面系统总结了2019年中国羽毛球协会的工作,2019年是中国羽协深化改革的一年,也是收获颇丰的一年。
2019年1月28日。中国羽协在北京举行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以张军为主席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标志着中国羽协实体化改革进入新的阶段。随后,协会进行了一系列顶层设计的工作,完善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委员会和专项委员会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中国羽协的全力保障下,国家队在今年的成绩稳步提升。在广州总决赛前,全年的世界羽联巡回赛分站赛结束,中国队以44枚金牌,稳居第一。日本队以28枚金牌排名第二,印尼队则以25枚金牌名列第三。在最高级别的超级1000赛事中,中国队获得6枚金牌,高于日本队的4枚、印尼队的3枚,而在超级750级别的比赛中,国羽斩获8金,高于印尼队的6金和日本队的5金。在体现人才储备、以年轻人较量为主的低级别超级100的赛事中,国羽更是拿到了14枚金牌,多于印尼队的7枚和日本队的3枚。另外,中国队还在5月份重夺了象征整体实力的苏迪曼杯。而去年国羽在巡回赛金牌总数只有30枚,今年的成绩较去年有更大的提高。
在积极派出国家队参加比赛的同时,中国羽协也在完善办赛模式,整合赛事资源,建立新的赛事体系。今年的南宁苏迪曼杯、常州中国公开赛、中国(福州)公开赛、武汉亚锦赛、(陵水)国际羽毛球大师赛、苏州亚青赛以及即将在广州举行的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都是中国羽协积极打造的国际品牌赛事。而在计划内赛事方面,完善其体系,将传统的全国冠军赛分成为全国团体冠军赛和全国单项冠军赛,全国单项锦标赛分为预赛和正赛。统一计划内比赛的办赛规格,在此基础上,将计划内比赛和U系列赛事整合在一起,形成“健康中国”系列比赛。
为了拓宽塔基,让更多人参与到比赛中来,中国羽协加强青少年比赛力度,扩大U系列比赛规模,2019年U系列赛事共举办15站,总共有1976人次参与。完善升降级制度,打造以超级联赛、甲级联赛、乙级联赛为系列的俱乐部赛事体系,打通专业和业余之间的壁垒,推出俱乐部乙级联赛,新增全国青少年俱乐部比赛。同时,新增全民健身赛事,完善传统的全民健身赛事及积分工作。
2019年中国羽协积极探索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体教融合工作取得突破。与上海体育学院合作,成立中国羽毛球协会羽毛球学院,积极推进羽毛球运动进校园,认定北京什刹海体育运动学院等40家单位为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
展望未来,中国羽协将在13个方面持续发力。第一、深化协会实体化改革,完善复合型团队,全力做好东京奥运会备战工作;第二、召开全国代表大会,选举成立委员会;第三、开展会员推广工作,增强与各省市协会合作;第四、推进二级委员会建设工作,利用社会智库推动协会发展;第五、积极顺应改革形势,做好协会2020年底脱钩工作;第六、以举办国际大赛为契机,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第七、做好产业发展布局,积极扶持地方协会发展;第八、进一步与教育系统合作,推动“体教融合”工作;第九、改革羽超联赛运作模式,制定3年发展规划;第十、打破专业与业余之间的壁垒,增加培养渠道,扩大后备人才储备;第十一、完善青少年信息库建设,保护培养单位权益,并控制人才流失;第十二、推进后备人才基地建设,构建完善青训体系;第十三、多筹办“中国羽毛球发展论坛”,集思广益,共同研讨把控未来方向。
会上,中国羽协竞赛一部副部长诸葛睿涵对2019年中国羽协全国计划内比赛进行了总结,对2020年计划内赛事相关政策的调整进行了介绍。中国羽协青少部副部长刘茹对中国羽协国家队运动员培养协议进行了介绍。
经历了一年多的实体化改革,中国羽协以新的形态展示出勃勃生机,队伍成绩逐渐走出低谷,协会实体化改革深入推进。最后,中国羽协主席张军做总结发言,他表示:这次会议看到那么多老面孔,大家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非常努力,也为中国羽毛球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很感谢。这次会议听了很多好的建议,希望大家能够多提建议,每个人角度不同,看法也不一样,多说出想法,一起共同努力,把中国的羽毛球做强做大。中国正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羽毛球也要担起这样的责任。东京奥运会日益临近,承担的压力很大,希望各省市发挥力量,给国家队帮助。而协会也会做好为各个省市服务的工作,大家的认可是对中国羽协最大的肯定。